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脏血管钙化的生存期差异较大,主要取决于钙化程度、基础疾病控制情况及是否规范治疗。轻度钙化且干预及时者可能不影响自然寿命,重度钙化合并严重并发症时生存期可能显著缩短。
心脏血管钙化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晚期表现,钙盐在血管壁沉积导致血管弹性下降。早期发现者通过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配合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可延缓钙化进展。部分患者血管功能代偿良好,日常活动无明显受限,生存质量与常人相近。这类情况需每3-6个月复查冠脉CT评估钙化积分变化,同时监测心肌酶谱和心电图。
若冠状动脉钙化程度超过400分且合并多支血管病变,可能出现顽固性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未接受血运重建治疗者,5年生存率可能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即使成功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远期预后仍受心肌坏死范围影响。合并糖尿病肾病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时,多器官功能衰竭风险增加。
建议患者定期至心血管内科随访,完善运动负荷试验和心脏超声检查。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出现胸闷气促加重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时须立即就医。规范治疗下部分患者可长期带病生存,具体生存期需由专科医生结合临床指标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