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舌下腺肿瘤的高发人群主要有长期吸烟者、酗酒者、口腔卫生不良者、长期接触化学致癌物者以及有头颈部肿瘤家族史者。舌下腺肿瘤可能与局部慢性刺激、基因突变、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烟草中的焦油和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持续刺激舌下腺黏膜,导致细胞异常增生。吸烟者口腔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可能诱发鳞状上皮化生或腺体导管阻塞。这类人群需每年进行口腔黏膜筛查,发现异常肿块应及时活检。
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具有直接细胞毒性,会损伤舌下腺上皮细胞DNA。长期饮酒者常伴有维生素B族缺乏,影响黏膜修复能力。临床观察发现,同时有吸烟酗酒习惯者发生舌下腺肿瘤的风险显著增加。
牙结石和菌斑堆积可能造成舌下腺导管开口处慢性感染,反复炎症刺激可导致腺泡细胞异常增殖。这类人群常伴有口腔异味、牙龈出血等症状,需加强口腔清洁并使用含氟漱口水。
长期接触镍、铬等重金属的从业者,或经常食用含亚硝酸盐腌制食品者,其舌下腺组织易受化学物质侵蚀。致癌物可能通过唾液富集在腺体导管,诱发细胞恶性转化。
部分舌下腺肿瘤与遗传性肿瘤综合征相关,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家族中有头颈部肿瘤病史者,其TP53等抑癌基因可能存在胚系突变,建议进行基因检测和增强随访。
日常应注意戒烟限酒,使用软毛牙刷清洁舌下区域,避免食用过热或刺激性食物。从事高危职业者需做好防护措施,定期进行口腔专科检查。若发现舌下区无痛性肿块、唾液分泌异常或舌运动障碍,应及时就诊口腔颌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