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感觉宝宝听不见声音是怎么回事

2.26万次浏览

杨小凡 副主任医师

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总感觉宝宝听不见声音可能与先天性耳聋、中耳炎、耳道异物、听觉神经发育异常、遗传因素等原因有关,可通过听力筛查、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改善。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后遵医嘱处理。

1、先天性耳聋

部分新生儿存在内耳结构发育异常或耳蜗功能障碍,表现为对声音无反应或反应迟钝。可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发现,确诊后需根据程度选择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术。常用检查包括听性脑干反应测试、耳声发射检测等。家长需注意观察宝宝对突发声响的惊跳反射是否缺失。

2、中耳炎

婴幼儿咽鼓管较短,感冒后易引发中耳积液或化脓性中耳炎,导致传导性听力下降。常伴随抓耳、哭闹、发热等症状。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配合氧氟沙星滴耳液局部治疗。家长需避免宝宝平躺喂奶,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

3、耳道异物

幼儿玩耍时可能将玩具零件、食物残渣等塞入外耳道,造成物理性阻塞。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频繁掏耳动作。需使用耳镜确认异物位置,由医生用耵聍钩或冲洗法取出,禁止自行掏挖。家长需将小物件放置在宝宝接触不到的地方。

4、听觉神经发育异常

听神经髓鞘化延迟或听觉中枢处理障碍可导致声音感知异常,这类宝宝对某些频率声音敏感度降低。需进行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检查,早期可通过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片、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配合听觉训练改善。

5、遗传因素

约60%的先天性听力损失与遗传基因突变相关,如GJB2基因突变。有耳聋家族史的宝宝应在出生后3个月内完成基因检测。确诊后需定期评估听力变化,部分病例需要维生素B1片、辅酶Q10胶囊等营养支持治疗。

家长日常可通过在宝宝视线外摇铃观察转头反应,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噪音环境。哺乳期母亲应保证均衡营养,补充含锌、维生素A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胡萝卜等。确诊听力障碍的宝宝需在6月龄前开始语言康复训练,定期复查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查。注意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等耳毒性药物,洗澡时防止污水进入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