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滴眼药水后出现轻微刺痛感通常是正常的。眼药水中的防腐剂或药物成分可能对眼部黏膜产生短暂刺激,多数情况下会在30秒内自行缓解。若刺痛持续超过1分钟或伴随红肿、视物模糊等症状,则可能提示过敏反应或角膜损伤。
眼药水中的苯扎氯铵等防腐剂是常见刺激源,尤其对于干眼症或敏感体质人群更易引发不适。部分抗菌类眼药水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因酸性较强可能产生灼热感,抗疲劳眼药水中的血管收缩剂也会造成短暂刺激。正常刺痛往往在初次使用新开封眼药水时较明显,随着用药次数增加会逐渐适应。
持续性刺痛需警惕病理性因素。角膜上皮缺损时滴眼药水会产生明显烧灼感,常见于隐形眼镜佩戴不当或眼部外伤。对眼药水成分过敏者可能出现眼睑肿胀、结膜充血等表现,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中的激素成分可能诱发过敏。某些降眼压药物如拉坦前列素滴眼液会改变虹膜颜色,伴随刺激感时需立即停用。
使用眼药水前应清洁双手,避免瓶口接触睫毛造成污染。滴药后按压泪囊区2分钟可减少全身吸收带来的副作用。选择不含防腐剂的单支装人工泪液能降低刺激风险。若刺痛反复出现或加重,应及时停用并就诊眼科检查角膜状况,必要时更换药物类型。日常注意用眼卫生,控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有助于减少眼药水使用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