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小儿疝气通常建议在1-2岁进行手术治疗,具体时机需结合疝气类型、症状严重程度及患儿身体状况综合评估。
小儿疝气是儿童常见疾病,主要指腹股沟斜疝和脐疝。腹股沟斜疝在婴幼儿中较为多见,表现为腹股沟区或阴囊出现可复性包块,通常在哭闹、咳嗽或站立时明显,平卧后消失。脐疝则表现为脐部突出包块,多数在2岁内可自愈。对于反复嵌顿、无法回纳或伴有肠梗阻症状的疝气,无论年龄均需尽早手术干预。手术方式以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为主,创伤小且恢复快。术后需避免剧烈哭闹和便秘,减少复发风险。
部分特殊情况下手术时间可能调整。早产儿或低体重儿若发生嵌顿疝需急诊手术,但择期手术可推迟至体重超过5公斤。合并严重心肺疾病等基础病的患儿需先控制原发病。少数巨大脐疝或腹壁缺损患儿可能需要延迟至3-4岁进行组织修补手术。所有手术决策均需由小儿外科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方案。
家长发现孩子腹股沟或脐部包块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手法复位。术前护理需保持患儿大便通畅,减少哭闹。术后遵医嘱进行伤口护理,定期复查以评估恢复情况。日常生活中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过度增加腹压的活动,有助于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