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慢性胃炎患者需避免辛辣刺激、高脂油腻、生冷坚硬、酸性过强及酒精类食物。慢性胃炎是胃黏膜慢性炎症,饮食不当可能加重胃黏膜损伤,诱发疼痛、反酸等症状。
辣椒、芥末、花椒等辛辣调料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分泌增多。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本身存在炎症,进食此类食物可能加重烧灼感或疼痛。日常烹饪建议选用姜、葱等温和调味品替代。
炸鸡、肥肉、奶油等高脂肪食物需要更长时间消化,可能延缓胃排空并增加胃酸分泌。长期摄入易引发腹胀、嗳气,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胆汁反流。烹调方式推荐蒸煮炖,避免煎炸。
刺身、冰饮、坚果等食物可能刺激胃肠蠕动异常,冷食还会引起胃部血管收缩。胃黏膜修复需要稳定温度环境,生冷食物可能诱发痉挛性疼痛。建议食物温度保持在40-50摄氏度为宜。
柠檬、山楂、醋等酸性食物可能破坏胃内酸碱平衡,刺激溃疡面产生刺痛感。部分发酵食品如泡菜含高浓度有机酸,同样需控制摄入量。可选用苹果、香蕉等低酸性水果补充维生素。
酒精会溶解胃黏膜表面的黏液保护层,直接损伤上皮细胞。啤酒中的二氧化碳还可能引发胃胀,白酒等高浓度酒类会显著抑制黏膜修复。建议以温水、淡蜂蜜水或低乳糖牛奶替代饮酒。
慢性胃炎患者日常应遵循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原则,每日可分5-6餐减少单次胃部负担。主食选择发面馒头、软米饭等易消化碳水,蛋白质来源优先采用鱼肉、蛋清等低脂食材。症状发作期可暂时进食米汤、藕粉等流质,待缓解后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若出现持续呕吐、黑便或体重下降,需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排除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