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患者要怎么去要如何护理

7934次浏览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抑郁症患者可通过心理支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药物监督、社交活动等方式护理。抑郁症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压力、神经递质失衡、创伤经历、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心理支持

抑郁症患者需要持续的心理支持,家属应避免指责或施压,可通过倾听、陪伴帮助患者缓解情绪。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患者纠正负面思维模式,必要时可陪同患者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心理支持过程中需观察患者是否有自杀倾向,发现异常应及时联系医生。

2、规律作息

维持固定的睡眠觉醒周期有助于改善抑郁症状,建议患者每天固定时间起床,白天避免长时间卧床。睡眠环境应保持黑暗安静,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对于入睡困难者,可尝试温水泡脚或饮用温热牛奶,严重失眠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右佐匹克隆片等助眠药物。

3、适度运动

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能促进内啡肽分泌,改善抑郁情绪。推荐选择快走、游泳等中低强度运动,每次持续30-40分钟。运动计划需根据患者体力逐步增加,避免因目标过高产生挫败感。团体运动项目还能提供社交互动机会,有助于打破自我封闭状态。

4、药物监督

服用抗抑郁药物如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期间,家属需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注意观察是否出现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突然停药可能导致症状反弹,调整剂量必须遵医嘱。药物通常需要2-4周才能显效,期间应记录情绪变化供医生参考。

5、社交活动

鼓励患者参与简单的家庭聚会或兴趣小组,初期可选择压力较小的线上交流。社交重建应循序渐进,从每周1-2次短时间接触开始,避免强迫参加高强度社交。养宠物或种植植物也能提供情感寄托,但需评估患者的照顾能力。

抑郁症护理需要长期坚持,家属应定期陪同患者复诊评估病情。饮食上可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减少精制糖摄入。保持居住环境明亮通风,避免患者独处于昏暗空间。护理过程中家属也需关注自身情绪状态,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若发现患者出现自伤念头或行为,须立即联系精神科医生或拨打心理援助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