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杉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医科
晕车药通常在乘车前30-60分钟服用效果较好。常用晕车药主要有茶苯海明片、盐酸地芬尼多片、苯巴比妥东莨菪碱片、异丙嗪片、盐酸倍他司汀片等,具体服用时间需结合药物种类和个体差异调整。
茶苯海明片属于抗组胺类晕车药,建议在乘车前30分钟服用。该药通过抑制前庭神经和呕吐中枢发挥作用,适用于预防晕车、晕船等运动病。可能出现口干、嗜睡等副作用,服药后应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对本品过敏者禁用,青光眼患者慎用。
盐酸地芬尼多片建议在出发前30分钟服用,必要时可间隔4小时重复用药。该药能调节前庭功能并抑制呕吐中枢,对晕车、梅尼埃病等引起的眩晕有效。服药后可能出现幻听、定向力障碍等不良反应,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苯巴比妥东莨菪碱片需在乘车前20-30分钟服用,每日不超过4片。其中东莨菪碱可抑制前庭神经兴奋,苯巴比妥具有镇静作用。可能出现瞳孔散大、心悸等抗胆碱能反应,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
异丙嗪片应在乘车前1小时服用,药效可持续6-12小时。除抗晕车作用外,该药还具有镇静和抗过敏功效。服药后需警惕体位性低血压,2岁以下儿童禁用,老年人应减量使用。
盐酸倍他司汀片建议在乘车前30分钟服用,每日3次饭后服用效果更佳。该药通过改善内耳微循环缓解眩晕症状,对晕车及梅尼埃病均有效。消化性溃疡患者慎用,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变化。
服用晕车药期间应避免进食油腻食物,保持车内空气流通。长途旅行时可携带柑橘类水果缓解恶心感,通过眺望远处固定点或佩戴防晕车手环辅助预防。儿童用药前需咨询医生,孕妇应优先选择生姜等非药物干预方式。若服药后出现严重嗜睡、视力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乘车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