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二甲双胍可以降低餐后血糖。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主要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发挥作用。
二甲双胍对餐后血糖的调控机制主要体现在延缓肠道葡萄糖吸收和增强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该药物能够抑制小肠上皮细胞的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从而减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的分解和吸收速度,使餐后血糖上升更为平缓。同时二甲双胍可激活AMPK信号通路,促进骨骼肌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和利用,这种作用在进食后尤为明显。临床观察显示,规律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其餐后2小时血糖值通常可下降2-3mmol/L。
二甲双胍对空腹血糖的控制效果通常优于餐后血糖。对于以餐后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可能需要联合α-糖苷酶抑制剂或格列奈类药物。长期使用二甲双胍还可能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建议定期监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该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不适,建议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随餐服用可减轻消化道反应。
糖尿病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期间仍需保持规律饮食和适度运动,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建议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根据血糖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若出现严重腹泻、乳酸酸中毒症状应及时就医。用药期间禁止饮酒,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