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怎么查出来的

3.86万次浏览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胃癌可通过胃镜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病理活检、幽门螺杆菌检测等方式确诊。胃癌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不良饮食习惯、遗传因素、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等因素引起。

1、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首选方法,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情况。检查时医生会将带有摄像头的细管经口腔插入胃部,若发现可疑病灶可同步进行活检。早期胃癌可能表现为黏膜发红、糜烂或微小凹陷,进展期可见明显溃疡或肿块。胃镜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检查后2小时内禁食禁水。

2、影像学检查

CT或MRI检查能评估胃癌浸润深度及转移情况。增强CT可显示胃壁增厚、淋巴结肿大及远处器官转移,常用于术前分期。超声内镜能清晰分辨胃壁各层结构,对早期胃癌分期准确性较高。影像学检查前需口服造影剂充盈胃腔,检查时需配合呼吸指令以保证图像质量。

3、肿瘤标志物检测

CEA和CA19-9等肿瘤标志物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约50%进展期胃癌患者CEA水平升高,肠型胃癌CA19-9阳性率较高。但炎症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标志物轻度升高,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检测需抽取静脉血,建议空腹采血以保证结果准确性。

4、病理活检

胃镜下取得的组织样本经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病理报告会描述癌细胞类型如腺癌、印戒细胞癌、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免疫组化检查能确定HER2表达状态,指导靶向治疗。活检后可能出现短暂咽喉不适或少量出血,应避免立即进食刺激性食物。

5、幽门螺杆菌检测

碳13/14呼气试验或粪便抗原检测可确认幽门螺杆菌感染。该菌感染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根除治疗可降低癌变风险。呼气试验前需停用抗生素和抑酸药4周,检测时需服用标记尿素后收集呼气样本。阳性结果建议进行规范的四联药物治疗。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1-2年进行胃镜检查,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或慢性胃病患者。日常需避免高盐腌制食品,控制吸烟饮酒,出现持续上腹痛、消瘦、黑便等症状应及时就诊。确诊胃癌后应根据分期选择内镜下切除、手术切除或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后需定期复查胃镜和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