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闷,耳朵堵怎么办

2.62万次浏览

何海贤 主治医师

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耳朵闷堵可通过清理耳道、调整生活习惯、药物治疗、咽鼓管功能训练、鼓膜穿刺等方式缓解。耳朵闷堵通常由耵聍栓塞、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炎、外耳道炎、突发性耳聋等原因引起。

1、清理耳道

耵聍栓塞可能导致耳道堵塞感,表现为耳闷、听力下降。可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耵聍后由医生用专业工具取出。避免自行掏耳导致耳道损伤或耵聍推入更深。若伴有外耳道红肿疼痛,可能合并外耳道炎,需配合抗生素治疗。

2、调整生活习惯

乘坐飞机或潜水后出现的耳闷多与气压变化相关,可通过咀嚼口香糖、打哈欠促进咽鼓管开放。避免用力擤鼻导致病原体逆行感染中耳。睡眠时抬高床头有助于减轻鼻咽部充血,改善咽鼓管功能。长期戴入耳式耳机可能加重耳道潮湿闷胀感。

3、药物治疗

急性中耳炎引起的耳闷需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控制感染,配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中耳积液排出。过敏性鼻炎导致的咽鼓管水肿可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减轻黏膜肿胀。突发性耳聋需在72小时内使用甲钴胺片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

4、咽鼓管功能训练

慢性咽鼓管功能障碍者可进行瓦尔萨尔瓦动作训练,即捏鼻鼓气使耳内出现弹响。每天重复多次能增强咽鼓管肌肉张力。配合鼻腔冲洗减少分泌物堵塞风险。儿童患者可通过吹气球等游戏方式锻炼,但需避免过度用力导致鼓膜穿孔。

5、鼓膜穿刺

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积液超过3个月时,需行鼓膜穿刺术引流黏液。术后可能短期放置通气管保持中耳通气。该操作需在耳鼻喉科门诊无菌条件下进行,术后避免耳道进水。若反复发作需排查鼻咽部占位性病变可能。

日常应避免频繁掏耳或使用尖锐物品清洁耳道。乘坐交通工具时可佩戴压力调节耳塞缓解气压变化。出现持续耳闷伴随眩晕、耳鸣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排除内耳疾病。游泳后及时用吹风机低温档吹干外耳道,但需保持安全距离防止烫伤。控制过敏性鼻炎等上呼吸道疾病有助于预防咽鼓管功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