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肾小球肾炎的症状主要有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异常。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损伤性疾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症状轻重与病理类型及病情进展有关。
血尿是肾小球肾炎的典型表现,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时尿液呈洗肉水样或酱油色,多见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镜下血尿需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常见于IgA肾病等慢性病变。血尿可能与肾小球基底膜断裂、红细胞漏出有关,需结合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判断来源。
蛋白尿表现为尿中泡沫增多,严重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克/天,称为肾病综合征水平蛋白尿。蛋白尿与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相关,长期大量蛋白尿可导致低蛋白血症,引发水肿等并发症。常见于微小病变型肾病、膜性肾病等病理类型。
水肿多从眼睑和颜面部开始,逐渐蔓延至下肢及全身,严重时可出现胸腹水。水肿机制包括钠水潴留和低蛋白血症,肾病性水肿呈凹陷性,晨起时眼睑水肿明显。急性肾炎水肿多在1-2周内消退,慢性者可能持续存在。
约80%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会出现高血压,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钠水潴留有关。血压升高可加速肾功能恶化,需及时控制。恶性高血压可能引发头痛、视物模糊等高血压脑病表现。
表现为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严重时出现少尿或无尿。急性肾损伤多可逆,慢性肾功能不全可能进展至尿毒症。肾功能异常需监测尿量、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必要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肾小球肾炎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3克,避免高蛋白饮食加重肾脏负担。注意休息,预防感染,定期监测血压、尿常规及肾功能。出现严重水肿或尿量减少时应及时就医,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慢性患者需长期随访,控制原发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