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骨质增生和骨刺不完全相同,但两者存在密切关联。骨质增生是骨骼边缘异常增生的病理现象,而骨刺特指增生部位形成的尖锐骨性突起。骨质增生可能由关节退变、慢性劳损、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
骨质增生是骨骼为适应力学负荷产生的代偿性改变,可发生在脊椎、膝关节等多部位,X线表现为骨赘形成。当增生骨质在关节边缘形成尖锐突起时称为骨刺,常见于跟骨、颈椎等部位。骨刺可能刺激周围软组织引发疼痛,但部分患者仅有影像学表现而无症状。
两者本质均为骨组织异常生长,区别在于形态特征和临床意义。广泛性骨质增生可能不伴随明显症状,而特定部位的骨刺更容易造成神经压迫或炎症反应。例如腰椎骨质增生可能仅显示椎体边缘毛糙,但跟骨骨刺常导致行走时足跟剧痛。
建议存在关节疼痛或活动障碍者及时就医检查,通过X线、CT等影像学手段明确骨质改变类型。日常应避免关节过度负重,控制体重以减少骨骼负荷,适当补充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维持骨代谢平衡。疼痛发作期可采用热敷缓解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或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