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喉咙异物感吐不出来咽不下去可通过调整饮食、保持口腔湿润、避免刺激性因素、心理调节、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喉咙异物感可能由慢性咽炎、胃食管反流、咽喉部肿瘤、精神心理因素、咽喉异物等原因引起。
饮食上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过烫或过硬的食物加重咽喉部不适。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帮助缓解咽喉干燥。可少量多次饮用温蜂蜜水或淡盐水,有助于润滑咽喉黏膜。避免饮酒、浓茶、咖啡等可能刺激咽喉的饮品。
长期处于干燥环境或张口呼吸可能导致咽喉黏膜干燥,加重异物感。可使用加湿器维持环境湿度,避免空调或暖气直吹。含服润喉片如西瓜霜润喉片、金嗓子喉片、草珊瑚含片等有助于保持咽喉湿润。但需注意润喉片不宜长期连续使用。
吸烟、二手烟、空气污染、粉尘等均可刺激咽喉黏膜,导致或加重异物感。应尽量避免接触这些刺激性因素。职业暴露人群需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过敏性体质者需注意规避已知过敏原,减少咽喉部过敏反应。
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引发或加重咽喉部异物感,称为癔球症。可通过放松训练、正念冥想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若自我调节效果不佳,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认知行为治疗帮助。
若异物感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吞咽困难、疼痛、声音嘶哑、体重下降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耳鼻喉科医生可能通过喉镜等检查排除咽喉部器质性疾病。胃食管反流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莫沙必利片等药物。咽喉部肿瘤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日常需注意观察症状变化,记录可能诱发或加重异物感的因素。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体质。避免过度清嗓或用力咳嗽等可能刺激咽喉的行为。若症状反复发作或持续超过两周,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咽喉部异物感多数情况下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可改善,但需警惕少数严重疾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