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长息肉怎么治疗

1.63万次浏览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咽喉长息肉可通过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咽喉息肉可能与用声过度、慢性炎症刺激、胃酸反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声音嘶哑、咽喉异物感等症状。

1、药物治疗

咽喉息肉早期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等糖皮质激素减轻黏膜水肿。若合并细菌感染可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缓释片等抗生素。胃酸反流引起者需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分泌。

2、激光治疗

适用于直径小于5毫米的局限性息肉。通过二氧化碳激光或钬激光精准汽化病变组织,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的优势。术后需禁声1-2周,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定期复查喉镜观察创面愈合情况。

3、支撑喉镜下切除术

全麻下经口腔置入支撑喉镜暴露声带,用显微器械完整切除息肉基底部。该术式视野清晰,能最大限度保留正常声带黏膜。术后需绝对禁声7天,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促进修复。

4、喉显微外科手术

针对广基型或复发性息肉,在显微镜辅助下精确剥离病变组织并缝合创面。术中采用低温等离子刀可减少热损伤,术后配合嗓音训练改善发声功能。需警惕术后声带粘连风险。

5、生活干预

纠正过度用嗓、吸烟等诱因,每日饮水量保持1500毫升以上。发声时采用腹式呼吸减轻声带负荷,避免清嗓动作。慢性咽喉炎患者可用生理盐水雾化湿润黏膜,反流性咽喉炎需睡前3小时禁食。

咽喉息肉术后应定期复查喉镜,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咳嗽和大声喊叫。饮食以温凉流质为主,逐步过渡到软食。长期嗓音工作者需接受专业发声训练,合并胃食管反流者需持续抑酸治疗3-6个月。若出现术后出血、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