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肚肠炎通常指胃肠炎,而结肠炎特指结肠部位的炎症,两者在发病部位、症状及病因上存在差异。
胃肠炎主要累及胃和小肠,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及腹泻。结肠炎则局限于结肠,以下腹部疼痛、黏液脓血便为典型表现。胃肠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结肠炎可能与自身免疫、感染或缺血等因素相关。
胃肠炎常见水样腹泻伴脱水症状,病程较短。结肠炎患者多出现里急后重、排便次数增多伴黏液脓血,慢性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溃疡性结肠炎作为特殊类型,还会伴随关节痛、皮肤病变等肠外表现。
胃肠炎多因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或沙门菌感染导致。结肠炎病因复杂,感染性结肠炎由志贺菌、弯曲杆菌引起,非感染性结肠炎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缺血性结肠炎则多见于老年人。
胃肠炎主要通过便常规和病原学检测诊断。结肠炎需结合结肠镜检查及黏膜活检,溃疡性结肠炎可见连续性糜烂,克罗恩病表现为节段性病变。血液检查中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程度也有差异。
胃肠炎以补液和止泻为主,可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感染性结肠炎需用左氧氟沙星片,溃疡性结肠炎需美沙拉嗪肠溶片配合激素治疗。重症结肠炎可能需静脉用英夫利西单抗注射液。
出现持续腹痛腹泻时应及时消化内科就诊,避免自行用药。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结肠炎患者应低渣饮食,记录排便情况。急性期胃肠炎患者可短暂禁食,恢复期逐步过渡到清淡易消化食物。两类疾病均需预防脱水,必要时进行电解质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