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饭前胃疼和饭后胃疼的区别主要与疼痛发生时间、诱因及潜在疾病有关。饭前胃疼多见于空腹状态下的胃酸刺激,饭后胃疼常与饮食不当或消化负担加重相关。
饭前胃疼通常发生在饥饿时,表现为上腹部隐痛或灼烧感,可能伴随反酸。这种疼痛多因胃酸分泌过多刺激胃黏膜引起,常见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疾病。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疼痛往往在进食后缓解,因食物中和了胃酸。慢性胃炎患者可能长期存在饭前不适,胃镜检查可发现黏膜充血或糜烂。日常需避免空腹时间过长,可少量进食苏打饼干等碱性食物临时缓解。
饭后胃疼多在餐后半小时至两小时出现,表现为腹胀、钝痛或绞痛。常见诱因包括暴饮暴食、进食油腻或辛辣食物,可能提示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溃疡或胆囊疾病。胃溃疡患者的疼痛常在餐后加重,因食物摩擦溃疡面;胆囊炎患者多在进食高脂食物后疼痛,伴有右肩放射痛。建议记录饮食与疼痛关系,减少产气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的摄入,餐后适度活动帮助消化。
无论饭前或饭后胃疼,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呕血、黑便、体重下降需及时消化内科就诊。日常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过度饥饿或过饱,限制酒精、咖啡因摄入。胃疼发作时可尝试热敷上腹部,若需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铝碳酸镁咀嚼片、雷尼替丁胶囊或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避免自行长期服用抑酸剂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