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直肠炎一般不会直接导致直肠癌,但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增加癌变风险。直肠炎是直肠黏膜的炎症性疾病,而直肠癌是恶性肿瘤,两者属于不同性质的病变。
多数直肠炎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炎症消退后不会遗留癌变隐患。急性直肠炎通常由感染、饮食刺激或药物副作用引发,表现为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及时抗感染或调整生活方式后多能痊愈。慢性直肠炎如溃疡性直肠炎可能反复发作,黏膜在长期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增生,但癌变概率仍较低,需5-10年以上病程才可能进展。
少数特殊情况下,直肠炎可能成为直肠癌的诱因。溃疡性结肠炎累及直肠时,持续10年以上的广泛病变患者癌变风险可能升高。克罗恩病伴直肠受累者也可能出现黏膜异型增生。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综合征患者若合并直肠炎,癌变进程可能加速。这些情况需通过肠镜定期监测黏膜变化。
建议直肠炎患者遵医嘱规范治疗,急性期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慢性患者每1-2年复查肠镜。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血便加重或体重下降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排查癌变可能。保持膳食纤维摄入、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炎症复发和癌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