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治疗方法

3.14万次浏览

许瑞英 主任医师

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儿疝气可通过保守观察、疝气带固定、腹腔镜疝修补术、开放疝修补术、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小儿疝气通常由腹壁发育不全、腹内压增高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腹股沟或阴囊处肿块、哭闹时加重等症状。

1、保守观察

1岁以内婴幼儿若疝囊较小且无嵌顿风险,可暂不处理。部分患儿随着腹壁肌肉发育,疝气可能自愈。家长需避免让孩子剧烈哭闹、咳嗽或便秘,减少腹内压增高因素。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疝囊变化,若出现肿块无法回纳、呕吐等嵌顿表现需立即就医。

2、疝气带固定

适用于暂不适合手术的患儿,通过外部压力阻止肠管脱出。需选择医用级疝气带,每日佩戴时间不超过12小时,夜间取下避免影响血液循环。家长需每日检查皮肤是否受压破损,配合腹部按摩促进腹肌发育。该方法不能根治疝气,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腹腔镜疝修补术

采用微创技术在内环口处缝合缺损,创伤小且恢复快。手术时间约30-50分钟,术后6小时可进食,1-3天出院。适合双侧疝气或复发疝患儿,术中可同时探查对侧隐匿性疝。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1个月,定期随访观察复发情况。

4、开放疝修补术

传统手术方式直接缝合疝囊颈,适用于大龄儿童或复杂疝。术后需加压包扎伤口,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预防感染。并发症包括血肿、睾丸萎缩等,发生率较低。家长需保持切口干燥,术后2周内避免洗澡,1个月后逐步恢复体育活动。

5、中医调理

通过补中益气汤等方剂改善中气下陷体质,配合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增强腹壁张力。需由专业中医师辨证施治,配合小儿推拿促进气血运行。该方法作为辅助手段,不能替代手术治疗,尤其不适用于嵌顿疝等急症。

日常需保持孩子大便通畅,避免长期咳嗽或哭闹。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量补充优质蛋白促进组织修复。术后恢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逐步增加散步等低强度活动。若发现肿块突然增大变硬、伴随呕吐等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防止肠管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