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副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男科
小孩睾丸一大一小可能是生理性差异,也可能与鞘膜积液、腹股沟斜疝、睾丸炎或隐睾症等疾病有关。睾丸大小差异通常表现为阴囊不对称,可通过观察变化、触诊检查、影像学评估、激素检测、手术探查等方式明确原因。
儿童睾丸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暂时性大小差异,多与两侧睾丸生长速度不一致有关。表现为阴囊外观轻度不对称,但无红肿疼痛,触诊时睾丸质地均匀。这种情况无须特殊处理,建议家长定期观察,若差异持续超过半年或伴随其他症状需就医。
鞘状突未闭合导致液体积聚,形成阴囊无痛性肿胀。可能与腹膜腔压力增高、淋巴回流障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单侧阴囊增大呈囊性感,透光试验阳性。2岁前部分患儿可自愈,持续存在需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临床常用吲哚美辛栓、七叶皂苷钠片等辅助治疗。
腹腔内容物经腹股沟管进入阴囊,造成患侧阴囊增大。可能与腹壁发育薄弱、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哭闹时肿块突出,平卧可回纳。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嵌顿,确诊后应尽早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可配合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功能。
病原体感染引发睾丸肿胀疼痛,常见于腮腺炎病毒感染后。可能与免疫低下、逆行感染等因素有关,伴随发热、阴囊皮肤发红等症状。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止痛。家长应注意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睾丸未降入阴囊导致患侧发育不良,表现为单侧阴囊空虚扁平。可能与激素不足、解剖异常等因素有关,6月龄后未下降者需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行睾丸固定术。延误治疗可能影响生育功能,建议家长在新生儿期开始定期检查睾丸位置。
发现儿童睾丸大小不一致时,家长应记录变化情况,避免自行按压肿块。日常注意选择宽松棉质内裤,减少久坐和剧烈运动。若伴随红肿热痛、发热或肿块无法回纳,须立即就医。定期儿科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发育异常,2岁前是多数睾丸相关疾病的最佳干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