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主任医师 抚顺市中医院 中风科
中医可以辅助治疗心脏房颤,但需结合西医规范治疗。心脏房颤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中药调理、针灸疗法、穴位按摩、饮食调节、情志调护等。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综合干预,避免自行用药。
中医认为心脏房颤多与气血不足、痰瘀阻络有关,常用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麝香保心丸等中成药。稳心颗粒含党参、黄精等成分,有助于改善心悸气短;参松养心胶囊通过益气养阴缓解心律不齐;麝香保心丸适用于胸闷痛伴随的房颤。需注意中药需辨证使用,长期服用者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针刺内关、神门、膻中等穴位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减少房颤发作频率。临床常采用电针刺激,每周治疗3次,连续4周为一疗程。部分研究显示针灸能降低心室率,但急性发作期仍需优先采用西医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
日常按压劳宫穴、涌泉穴有助于安神定悸。可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按压每穴3分钟,每日重复进行。配合深呼吸练习能缓解焦虑诱发的早搏,但对持续性房颤效果有限。按摩前应修剪指甲避免皮肤损伤。
避免浓茶、咖啡及高脂饮食,适量食用莲子、酸枣仁、桂圆等养心食材。推荐百合小米粥、茯苓山药汤等药膳,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合并高血压者需严格控制动物内脏及腌制食品摄入。
情绪波动易诱发房颤,可通过八段锦、冥想等方式疏解压力。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及过度劳累。建议家属参与患者情绪管理,创造安静居住环境,突发心悸时及时记录症状特点供医生参考。
心脏房颤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心率,规范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中医治疗期间每3个月复查动态心电图,出现持续胸痛、晕厥等需立即急诊。日常避免剧烈运动及桑拿浴,戒烟限酒,保持体重指数在18-24范围内。合并糖尿病、甲亢等基础疾病者需同步控制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