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儿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可通过日常护理、康复训练、营养支持、心理疏导、定期随访等方式进行综合管理。该病属于遗传性肌肉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肩部和上臂肌肉无力及萎缩,需长期干预以延缓病情进展。
家长需帮助患儿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调整居家环境,如使用防滑垫、安装扶手等防止跌倒。每日协助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预防挛缩。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选择宽松易穿脱的衣物。观察呼吸和吞咽功能,出现呛咳或呼吸困难时及时就医。
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水中步行、坐位平衡训练等,每周3-5次。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肌肉损伤。可配合经皮神经电刺激缓解肌无力。家长需学习正确辅助手法,训练时注意保护肩关节,避免牵拉损伤。
提供高蛋白饮食如鱼肉、鸡蛋、豆制品,搭配西蓝花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蔬菜。少量多餐避免进食疲劳,必要时使用增稠剂改善吞咽。监测体重变化,营养不良时可补充整蛋白型肠内营养粉剂。限制高糖饮食以防肥胖加重负担。
家长需关注患儿情绪变化,通过绘本、游戏等方式解释疾病。鼓励参与适龄社交活动,避免过度保护。建立成就记录册增强自信心,如独立完成进食、绘画等。青春期患儿可能出现抑郁倾向,需专业心理干预。家庭成员应保持积极态度。
每3-6个月复查肌酸激酶和肺功能,每年进行脊柱侧凸筛查。基因检测明确分型可指导预后评估。疫苗接种前需咨询医生,避免活疫苗。记录运动能力变化视频便于医生动态评估。突发肌痛或肌红蛋白尿需急诊处理。
护理期间家长需密切监测运动功能退化速度,保存体力优先保障进食和呼吸相关肌肉训练。建立包含神经科、康复科、营养科的多学科随访计划。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等可能加重肌无力的药物。可通过患者组织获取社会支持,参与临床研究前充分评估风险收益比。维持适度阳光照射有助于维生素D合成,改善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