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骨质增生治疗方法

3.45万次浏览

张博 副主任医师

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脊椎骨质增生可通过生活干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脊椎骨质增生可能与长期劳损、年龄增长、外伤、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生活干预

调整日常姿势有助于减轻脊椎压力,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或久站。睡眠时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枕头高度不宜过高。日常可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游泳、瑜伽,帮助增强背部肌肉力量。体重超标者需控制饮食,减轻脊椎负荷。避免提举重物或突然扭转腰部。

2、物理治疗

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次15-2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超短波治疗通过高频电磁波缓解炎症,需在专业机构完成。牵引治疗适用于颈椎骨质增生,能减轻神经压迫。中医推拿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暴力手法。脉冲射频治疗可靶向作用于增生部位,缓解顽固性疼痛。

3、药物治疗

塞来昔布胶囊属于非甾体抗炎药,适用于轻中度疼痛。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可促进软骨修复,需长期服用。甲钴胺片能营养周围神经,改善肢体麻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用于局部封闭治疗,缓解急性炎症。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可直接涂抹疼痛部位。

4、中医调理

针灸选取夹脊穴、肾俞穴等穴位,每周治疗数次。艾灸通过温热刺激改善气血运行,适合寒性疼痛。中药熏蒸使用桂枝、红花等药材,每日重复进行。内服独活寄生汤可祛风除湿,需辨证使用。雷火灸结合药力与热力,对深层组织效果显著。

5、手术治疗

椎间孔镜手术通过微创通道切除增生骨赘,创伤较小。开放减压融合术适用于严重椎管狭窄,需植入内固定器材。人工椎间盘置换可保留脊柱活动度,适合单节段病变。经皮椎体成形术用于骨质疏松合并压缩骨折。手术方案需根据影像学评估个体化制定。

脊椎骨质增生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暖,避免潮湿寒冷环境。饮食可增加牛奶、豆制品等含钙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D。急性期疼痛时可佩戴腰围或颈托短期制动。建议每工作一小时起身活动,进行颈部米字操或腰部伸展运动。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病情进展,若出现下肢无力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