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抑郁症

3.18万次浏览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抑郁症可通过情绪持续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食欲改变、自我否定等典型症状初步判断。抑郁症可能由遗传因素、应激事件、神经递质失衡、慢性疾病、人格特质等原因引起,需通过专业心理评估确诊。

1、情绪持续低落

每天大部分时间感到空虚绝望,持续超过两周。典型表现为清晨情绪最差,可能伴随无端哭泣。这与暂时性情绪波动不同,抑郁情绪具有持久性和弥散性,即使参与娱乐活动也难以改善。建议记录情绪变化周期,若影响日常生活需尽早就诊心理科。

2、兴趣减退

对既往热衷的活动丧失兴趣,包括社交、爱好甚至性欲。严重时表现为回避人际接触,放弃个人形象管理。这种快感缺失具有广泛性,不同于特定情境下的厌倦感。家长需注意青少年突然拒绝参与集体活动可能是早期信号。

3、睡眠障碍

出现入睡困难或早醒等睡眠紊乱,部分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典型特征是凌晨3-4点惊醒后无法再度入睡,伴随反复思考负面事件。持续失眠会加重疲乏感,形成恶性循环。可尝试规律作息配合放松训练,若无效需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等躯体疾病。

4、食欲改变

体重短期内波动超过5%,可能表现为暴饮暴食或完全丧失食欲。部分患者会机械性进食却尝不出味道,或对特定食物产生病态渴望。这种变化往往伴随胃肠功能紊乱,使用多潘立酮片、胰酶肠溶胶囊等药物前需先排除器质性疾病。

5、自我否定

产生强烈无价值感和过度自责,甚至对既往小过失产生病态懊悔。严重时出现自杀意念,认为自己是他人负担。这种认知扭曲可能伴随记忆力减退,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症状相似,需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专业工具鉴别。

建议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促进内啡肽分泌改善情绪。饮食注意补充富含色氨酸的小米、香蕉等食物,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建立规律作息表,将大目标拆解为可执行的小步骤。若症状持续两周以上,需到精神心理科进行标准化评估,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治疗期间定期复诊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