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抑郁症药有什么副作用

3.67万次浏览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体重增加、性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及情感迟钝等副作用。抗抑郁药物主要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类型,不同药物副作用存在差异。

1、胃肠道不适

抗抑郁药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恶心、呕吐或腹泻,多见于用药初期。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氟西汀胶囊、盐酸帕罗西汀片更易引发此类反应。建议随餐服用减轻刺激,持续不适需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2、体重增加

部分药物通过影响下丘脑食欲调节中枢导致代谢改变,米氮平片、阿米替林片等三环类药物较明显。患者需监测体重变化,配合饮食控制与规律运动,必要时医生可能更换为对体重影响较小的舍曲林分散片。

3、性功能障碍

5-羟色胺能药物如盐酸舍曲林片可能延迟射精或降低性欲,发生率较高。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等双通道调节剂相对较轻。出现此类情况不可自行停药,应与医生沟通剂量调整或联合用药方案。

4、睡眠障碍

氟西汀胶囊等药物可能引起入睡困难或早醒,而曲唑酮片则可能产生过度镇静。需根据个体反应调整服药时间,失眠严重者可短期联用右佐匹克隆片改善睡眠质量。

5、情感迟钝

长期使用帕罗西汀片等药物可能导致情感平淡化,表现为情绪波动减弱。需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必要时采用认知行为治疗辅助或换用安非他酮缓释片等对情绪维度影响较小的药物。

服药期间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与血药浓度,避免突然停药引发撤药反应。保持均衡饮食并补充B族维生素,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缓解药物副作用。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心律失常或自杀倾向时需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疗效与耐受性动态调整治疗方案,患者不可自行增减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