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八个月宝宝还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4.63万次浏览

邵自强 主任医师

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一岁八个月宝宝还流口水可能与生理性因素、口腔疾病、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咽喉炎症、吞咽功能发育迟缓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口腔清洁训练、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生理性因素

婴幼儿唾液腺发育旺盛但吞咽功能不协调是常见原因。此时唾液分泌量超过吞咽能力,表现为无意识流涎。家长可用吸水性强的纯棉围兜及时擦拭,避免刺激皮肤。日常可引导宝宝模仿吞咽动作,如示范空咽口水或咀嚼软质食物,帮助建立条件反射。无须特殊治疗,多数在2-3岁逐渐改善。

2、口腔疾病

鹅口疮、疱疹性口炎等疾病可能导致疼痛性吞咽困难。检查可见口腔黏膜充血或白色伪膜,常伴随拒食、哭闹。需用制霉菌素混悬液局部涂抹治疗真菌感染,或遵医嘱使用开喉剑喷雾剂缓解炎症。家长需每日用指套牙刷清洁口腔,避免残留奶渍加重感染。

3、神经系统异常

脑瘫、先天性颅神经麻痹等疾病可能影响唾液分泌调控。这类患儿常伴有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等表现。需通过头颅MRI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确诊。康复治疗包括低频脉冲电刺激仪改善神经功能,配合吞咽训练如冰刺激口腔黏膜诱发吞咽反射。

4、咽喉炎症

急性咽炎或扁桃体炎会引起吞咽疼痛导致流涎增多。可见咽部红肿,可能伴有发热。需用小儿咽扁颗粒抗炎,或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减轻水肿。家长应保持室内湿度,提供温凉流食,避免辛辣食物刺激黏膜。

5、吞咽功能迟缓

与辅食添加过晚或食物性状单一有关。表现为咀嚼能力弱、经常呛咳。建议逐步引入条状食物锻炼咀嚼肌,如蒸熟的胡萝卜条。可用咬胶玩具增强口腔肌肉力量,必要时进行吞咽造影评估功能状态。

家长应定期记录流涎频率和伴随症状,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湿巾擦拭。可准备多条纯棉口水巾轮换使用,保持下颌皮肤干燥。若持续流涎超过3岁或伴随语言发育迟缓,需到儿科或儿童康复科进行系统评估。日常多提供不同质地的食物刺激口腔感觉,避免长期进食糊状食物影响功能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