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混在大便里是不是癌症

1.47万次浏览

陈国栋 副主任医师

陈国栋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血混在大便里不一定是癌症,可能是痔疮、肛裂、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肠癌等疾病引起的。便血的颜色、性状及伴随症状有助于鉴别病因,鲜红色血便多提示肛门直肠病变,暗红色或柏油样便可能涉及消化道出血。建议及时就医完善肠镜、粪便隐血试验等检查明确诊断。

痔疮是便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多因排便时粪便摩擦曲张的静脉丛导致出血,血液呈鲜红色且附着于粪便表面,可能伴有肛门瘙痒或疼痛。肛裂患者排便时会有撕裂样疼痛,便血量少且鲜红,常见于便秘人群。肠息肉出血量较少且间歇性发生,息肉较大时可能伴随腹痛或排便习惯改变。溃疡性结肠炎引起的便血多为黏液脓血便,伴有腹泻、腹痛及里急后重感。肠癌便血可能表现为暗红色血液与粪便混合,伴随体重下降、贫血或肠梗阻症状。

肠癌导致的便血通常进展缓慢但持续加重,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粪便隐血阳性,随着肿瘤增大可能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腹痛及贫血。部分遗传性息肉病综合征患者年轻时即可出现多发性肠息肉出血。炎症性肠病引起的便血往往伴随反复发作的腹泻和腹部绞痛。某些特殊感染如阿米巴痢疾也可能出现血便,但多伴有发热和里急后重感。血管发育异常或憩室出血常见于老年人,表现为突发无痛性大量便血。

出现便血后应记录出血频率、颜色及伴随症状,避免自行使用止血药物掩盖病情。饮食上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预防便秘,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癌筛查,有肠癌家族史者更应提高警惕。任何不明原因的便血都应及时就诊消化内科或肛肠外科,通过肛门指检、肠镜等检查明确病因,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