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脐周痛通常需要进行腹部超声、血常规、粪便常规、胃肠镜、腹部CT等检查。脐周痛可能与胃肠炎、肠梗阻、阑尾炎、肠易激综合征、腹膜炎等疾病有关。
腹部超声可以观察腹腔内脏器的形态和结构,帮助判断是否存在肝胆疾病、泌尿系统结石或妇科疾病。超声检查无辐射,适合孕妇和儿童,但对肠道气体较多的患者可能显示不清。
血常规能检测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细菌感染时白细胞通常升高,病毒感染可能表现为淋巴细胞增多,严重贫血需警惕消化道出血。
粪便检查可发现隐血、寄生虫卵或致病菌,对诊断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有重要意义。腹泻患者需特别关注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果酱样便可能提示肠套叠。
胃镜能直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病变,肠镜可检查结直肠情况。内镜检查对诊断消化性溃疡、克罗恩病、肿瘤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检查前需严格清洁肠道。
CT扫描能清晰显示腹腔内各器官及血管情况,对诊断肠梗阻、阑尾炎、胰腺炎等急腹症具有优势。增强CT还能评估肿瘤血供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但需注意造影剂过敏风险。
出现脐周痛时应注意记录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暂时避免辛辣刺激和油腻饮食。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呕吐、便血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日常可适当热敷缓解痉挛性疼痛,但腹部肿胀时禁用热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