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预防睡觉猝死需关注心脏健康、改善睡眠环境及调整生活习惯,重点排查心血管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等潜在风险。定期体检、优化睡眠习惯、避免过度疲劳是有效预防措施。
1、排查心血管疾病。睡觉猝死多与心脏疾病相关,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建议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或有家族病史者。如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2、改善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睡觉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可通过睡眠监测诊断,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设备、口腔矫治器或手术矫正。减肥、戒烟、避免饮酒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3、优化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温度适宜,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减少蓝光对睡眠的影响。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表,每天固定时间上床和起床。
4、调整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期熬夜,保证每天7-8小时的充足睡眠。饮食上减少高脂肪、高盐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的蔬果。适量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和睡眠质量。
5、关注心理状态。长期压力、焦虑和抑郁可能增加睡觉猝死的风险。可通过冥想、深呼吸、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压力。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沟通,建立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
预防睡觉猝死需要从健康管理、生活习惯和睡眠环境等多方面入手,重点关注心脏健康和睡眠质量。定期体检、改善睡眠呼吸暂停、优化睡眠环境和调整生活习惯是降低风险的关键措施。同时,关注心理状态、缓解压力也有助于整体健康。通过综合干预,可以有效减少睡觉猝死的发生概率,保障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