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儿童预防流感可通过接种疫苗、保持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传染源、及时就医等方式实现。流感通常由流感病毒引起,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感染。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降低感染概率及重症风险。建议在流感季前完成接种,6月龄以上儿童均可接种。对鸡蛋过敏者需提前告知医生,接种后可能出现短暂发热或局部红肿,通常无须特殊处理。
教导儿童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20秒以上,尤其在咳嗽、打喷嚏或接触公共物品后。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及时丢弃污染纸巾。定期对玩具、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品消毒,家中每日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以上。
保证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如瘦肉、西蓝花、柑橘类水果。保持规律作息,学龄儿童每天睡眠9-11小时。适度进行户外运动如跳绳、慢跑,每周3-5次。避免过度疲劳或受凉,气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
流感高发期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必须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与发热、咳嗽者密切接触,家庭成员患病应分餐并隔离居住。学校或托幼机构出现病例时,家长应密切关注儿童健康状况。
若儿童出现持续高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疑似流感症状,家长需在48小时内带其就诊。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等抗病毒药物。禁止自行使用抗生素或解热药,发热期间应多饮温水并监测体温变化。
家长需为儿童准备专用毛巾、水杯等个人物品,流感季每日监测体温。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量食用梨、百合等润肺食材。保持居住环境湿度在40%-60%,避免干燥刺激呼吸道。若儿童出现呼吸急促、嗜睡或拒食等重症表现,须立即急诊处理。平时可通过亲子共读健康绘本、模拟洗手游戏等方式强化预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