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家泉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过敏性结膜炎反复发作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冷敷缓解症状、使用抗过敏滴眼液、口服抗组胺药物、免疫治疗等方式治疗。过敏性结膜炎通常由花粉、尘螨、动物皮屑、化妆品成分、空气污染物等原因引起。
明确并远离过敏原是控制过敏性结膜炎反复发作的关键措施。患者可通过过敏原检测识别具体诱因,如花粉过敏者需减少户外活动,尤其在春季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尘螨过敏者应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并使用防螨罩。日常生活中还需注意避免揉眼,外出佩戴护目镜减少过敏原接触。家长需帮助儿童做好防护,避免接触毛绒玩具或宠物皮屑等常见致敏物。
使用冷藏后的无菌纱布或专用冷敷眼罩覆盖双眼,每次持续5-10分钟,每日重复2-3次。低温能收缩结膜血管,减轻眼睑红肿、灼热感等急性症状。冷敷时注意温度不宜过低,避免冻伤皮肤。该方法适合作为突发症状的应急处理,尤其对儿童患者更为安全。冷敷后若出现皮肤刺痛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停止。
遵医嘱使用奥洛他定滴眼液、氮卓斯汀滴眼液、色甘酸钠滴眼液等局部抗过敏药物,可阻断组胺释放并稳定肥大细胞。这类药物能快速缓解眼痒、流泪等典型症状,适合季节性发作患者。使用前需清洁双手,避免瓶口接触眼球造成污染。需注意部分滴眼液含防腐剂,长期使用可能损伤角膜,家长需监督儿童用药频次。
对于伴有鼻塞、皮肤瘙痒等全身过敏症状者,医生可能建议联合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或依巴斯汀片等第二代抗组胺药。这类药物通过抑制H1受体减轻免疫反应,但可能出现口干、嗜睡等副作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服药期间禁止驾驶或高空作业。儿童患者需选用适合年龄的剂型如氯雷他定糖浆。
针对尘螨等明确单一过敏原导致的顽固性病例,可考虑进行3-5年的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定期注射梯度浓度过敏原提取物,逐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该疗法能显著降低症状复发率和药物依赖,但需严格在过敏专科监测下进行。治疗初期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哮喘发作等不良反应,不适合多过敏原致敏或重症哮喘患者。
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日常应保持居室清洁通风,定期清洗空调滤网,避免使用羽毛枕或地毯等易积尘物品。饮食上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外出时可佩戴密封性好的防护眼镜,归家后及时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若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视力下降、脓性分泌物等细菌感染征象,须立即就医排查合并症。家长需帮助儿童建立症状日记,记录发作时间与环境因素,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