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厌奶期怎么度过

3.23万次浏览

许瑞英 主任医师

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宝宝厌奶期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营造舒适环境、增加活动量、尝试不同奶具、补充其他营养等方式应对。厌奶期通常由生理性发育、环境干扰、味觉敏感、喂养不当、疾病因素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方式

减少单次奶量并增加喂养频次,避免强迫喂食。采用少量多餐模式,每次喂奶间隔2-3小时,单次奶量减少三分之一。若宝宝拒绝奶瓶,可改用勺喂或滴管喂哺。注意观察宝宝饥饿信号,如吮吸手指、转头寻找等动作出现时及时喂养。

2、营造舒适环境

选择安静无干扰的喂奶环境,关闭电视或手机等声源。保持室温22-26℃,避免过冷过热。采用半卧位姿势喂奶,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母亲情绪焦虑会传递给孩子,需保持平和心态,避免在宝宝哭闹时强行喂奶。

3、增加活动量

通过俯卧抬头、被动操等运动消耗宝宝体力。每日进行3-5次俯卧训练,每次2-5分钟。洗澡后做四肢按摩促进消化,白天清醒时段多与宝宝互动游戏。适当运动可提升食欲,但需避免在喂奶前1小时内过度活动。

4、尝试不同奶具

更换奶嘴形状或材质,选择仿母乳设计的宽口径奶嘴。测试不同温度奶液,部分宝宝偏好稍凉或稍热的奶。可尝试用敞口杯、学饮杯等替代奶瓶,6个月以上宝宝可添加少量米粉调稠奶液改变口感。

5、补充其他营养

6月龄以上宝宝可添加强化铁米粉、果泥等辅食。选择香蕉泥、苹果泥等清淡口味,每日1-2次,每次1-2勺。补充维生素D滴剂促进钙吸收,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胃蛋白酶散、乳酸菌素片等助消化药物。

厌奶期通常持续2-4周,家长需每日记录奶量及大小便情况。若伴随发热、呕吐、腹泻、精神萎靡等症状,或体重增长停滞超过1个月,应及时就诊排除鹅口疮、牛奶蛋白过敏等病理性因素。期间可适当延长户外活动时间,选择清晨或傍晚凉爽时段外出,自然光线照射有助于调节婴儿生物钟。保持喂养规律性,避免频繁更换奶粉品牌,6月龄内宝宝无须额外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