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开夜灯睡觉一般不会直接导致性早熟,但长期暴露于夜间人工光源可能干扰褪黑素分泌,间接影响儿童内分泌系统。性早熟的发生通常与遗传、肥胖、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等多种因素相关。
夜间光照可能通过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褪黑素作为调节生物钟的重要激素,其分泌减少可能促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过早释放。但现有研究尚未明确证实夜灯与性早熟存在直接因果关系,更多表现为相关性。日常生活中,电视、手机等电子设备的蓝光暴露时间过长,其影响可能比夜灯更显著。
少数情况下,若儿童长期处于高强度光照环境,同时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如超重、接触塑化剂等,可能增加性早熟风险。这类儿童通常伴有骨龄超前、生长加速等表现,需通过性激素检测和骨龄评估确诊。但单纯使用低亮度夜灯且控制使用时间的情况下,极少引发临床意义的性早熟。
建议家长优先选择暖色调、低亮度的夜灯,放置位置应远离儿童床头。定期监测儿童身高增长速度和第二性征发育情况,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若发现女孩8岁前出现乳房发育或男孩9岁前睾丸增大,应及时就诊儿科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