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宝宝厌奶期主要表现为拒绝吃奶、吃奶量减少、吃奶时间缩短、吃奶时哭闹或分心等。厌奶期可能与生理性厌奶、喂养方式不当、口腔不适、胃肠功能紊乱、环境干扰等因素有关。
宝宝在厌奶期可能完全抗拒吃奶,表现为看到奶瓶或乳头时转头、推开或哭闹。这种情况多与生理性厌奶有关,宝宝因生长速度减缓导致对奶的需求暂时降低。家长需保持耐心,避免强迫喂养,可尝试少量多次喂奶。
宝宝单次吃奶量明显少于平时,但每日总奶量仍接近正常范围。可能与喂养间隔过短、辅食添加过早有关。家长可适当延长喂奶间隔至3-4小时,6个月以下婴儿不建议过早添加辅食。
宝宝吃奶时间从原来的15-20分钟缩短至5-10分钟即停止,常见于3-4个月龄婴儿。多因吸吮效率提高或外界环境干扰所致。建议选择安静环境喂奶,避免电视、玩具等分散注意力。
宝宝吃奶过程中突然哭闹、弓背或推开奶瓶,可能提示口腔溃疡、鹅口疮等口腔问题,或胃食管反流等胃肠不适。家长需检查口腔黏膜是否异常,喂奶后保持竖抱姿势15-20分钟。
宝宝吃奶时容易被周围声音、光线或人物吸引而停止吸吮,多发生于4-6个月认知发育期。建议固定喂奶位置,使用遮光窗帘减少干扰,避免在宝宝过度疲劳或兴奋时喂奶。
家长需注意区分生理性厌奶与病理性拒奶。若宝宝伴随发热、腹泻、体重不增等症状,或厌奶持续超过2周,应及时就医排查牛奶蛋白过敏、感染等疾病。日常可记录宝宝每日奶量、大小便次数及精神状态,选择流速合适的奶嘴,保持哺乳环境舒适温馨。6个月以上婴儿可适当引入强化铁米粉等辅食,但奶类仍应作为主要营养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