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吃降压药血压偏低时一般不建议自行停药,需由医生评估后调整用药方案。降压药使用期间血压偏低与药物剂量、个体敏感性、合并疾病等因素有关。
服用降压药后血压偏低可能是药物作用过强或剂量偏大导致,常见于老年患者、低盐饮食者或同时使用多种降压药的情况。此时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低血压症状,但多数情况下通过减少剂量或更换药物即可缓解。部分长效降压药需持续数周才能达到稳定血药浓度,初期血压波动属正常现象。医生可能建议监测晨起、睡前血压并记录症状变化,根据动态数据调整用药。
少数情况下血压过低可能提示潜在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或严重脱水。若血压低于90/60mmHg并伴随视物模糊、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继发性原因。某些降压药如α受体阻滞剂突然停用可能引发反跳性高血压,调整用药需严格遵医嘱。
日常应注意避免突然起身引发体位性低血压,服药期间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波动规律。调整饮食结构保证适量钠盐摄入,避免高温环境长时间活动。若出现明显低血压症状,建议平卧休息并尽快联系医生,切勿自行增减药量或停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