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胃干呕恶心可能由饮食不当、妊娠反应、胃肠功能紊乱、胃炎、胃食管反流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内镜手术等方式缓解。
短时间内进食过量生冷、辛辣或油腻食物可能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部痉挛性收缩引发干呕恶心。伴随上腹饱胀感时,可尝试少量饮用温生姜水缓解。日常需避免暴饮暴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馒头等食物。
妊娠期女性因体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常于晨起出现干呕症状。可能与嗅觉敏感度增加有关,闻到油烟等气味时症状加重。建议孕妇采取少食多餐方式,晨起前可先食用苏打饼干中和胃酸。
长期精神紧张可能干扰胃肠神经调节,出现无器质性病变的反复恶心。通常伴有肠鸣、排气增多等症状。可通过腹部热敷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调节菌群平衡。
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损伤胃黏膜,引发炎症反应。胃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患者多伴胃脘隐痛。需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进行根治治疗。
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导致胃酸反流刺激食管,引发烧心伴恶心。卧位时症状明显,可能引发咽喉异物感。确诊后可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黏膜,配合多潘立酮片促进胃排空。
持续干呕恶心超过3天或伴随呕血、消瘦等症状时需及时消化内科就诊。日常保持规律进食节奏,避免空腹饮用浓茶咖啡,餐后1小时内不宜平卧。胃部不适期间可尝试按压内关穴缓解症状,若需用药应严格遵循医嘱,禁止自行联合使用抑酸剂与促胃动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