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被蜱虫叮咬后需立即用镊子垂直拔出虫体,并用碘伏消毒伤口。蜱虫叮咬可能传播莱姆病、森林脑炎等疾病,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发现蜱虫附着皮肤时不可拍打或硬拽,避免口器断裂残留。使用尖头镊子紧贴皮肤夹住蜱虫头部,缓慢垂直向上施力拔出,过程中避免扭转或挤压虫体。取出后检查是否完整,用碘伏或酒精对伤口及周边皮肤消毒。将蜱虫装入密封容器以备后续病原体检测,记录叮咬日期和部位。
若蜱虫口器残留或自行取出困难,应尽快到急诊科或皮肤科处理。医护人员可能采用局部麻醉后手术清除,必要时使用利多卡因凝胶辅助取出。对于高风险地区或虫体吸血超过24小时者,医生可能预防性使用多西环素片等抗生素。出现环形红斑、关节疼痛等莱姆病疑似症状时,需进行血清学检测并接受规范抗菌治疗。
被叮咬后1个月内需每日监测体温,观察是否出现游走性红斑、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避免抓挠伤口,穿着长袖衣物防止二次叮咬。高风险地区户外活动时应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虫剂,回家后仔细检查腋窝、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有疫区旅居史者即使无症状,也建议2-3周后检测相关病原体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