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瑾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整形外科
皮肤干燥呈鱼鳞状可通过保湿护理、药物治疗、光疗、中医调理、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改善。鱼鳞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维生素A缺乏、甲状腺功能异常、皮肤屏障受损、环境干燥等原因有关。
每日使用含尿素软膏、凡士林或神经酰胺的保湿剂,洗澡后3分钟内涂抹以锁住水分。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水温控制在37-40摄氏度。重度干燥可选用含10%尿素的复方乳酸软膏,配合封闭性敷料增强效果。
中重度患者需遵医嘱使用维A酸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调节角质代谢。继发感染时可用莫匹罗星软膏或联苯苄唑乳膏。系统性用药如阿维A胶囊适用于遗传性鱼鳞病,需严格监测肝功能。
窄谱UVB照射每周2-3次可改善角质堆积,需持续8-12周。光疗前禁用光敏药物,治疗后需加强保湿。PUVA疗法适用于顽固性病例,但需警惕皮肤光老化风险。
血虚风燥证可用当归饮子加减,阴虚血瘀证可选桃红四物汤。外治采用紫草油或甘草油涂擦,药浴可用生地、白鲜皮等煎汤熏洗。针灸取穴血海、三阴交等调节气血。
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增加三文鱼、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冬季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在40%-60%,避免羊毛衣物直接接触皮肤。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需减少出汗刺激。
建议避免搔抓皮损,选择纯棉透气衣物。长期不愈或伴随红疹、脓疱需排查获得性鱼鳞病可能,此类可能合并淋巴瘤或甲状腺疾病。秋冬季前可预防性加强护理,合并糖尿病等慢性病者需优先控制基础疾病。日常可进行温和去角质护理,但禁用物理摩擦类清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