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偏高怎么办

7934次浏览

袁晓勇 副主任医师

袁晓勇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餐后血糖偏高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监测血糖、控制体重、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改善。餐后血糖偏高通常由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肥胖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

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如白米饭、白面包等,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糙米、全麦面包。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蔬菜、豆类,有助于延缓糖分吸收。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如甜点、油炸食品,分餐制可减少单次进食量对血糖的影响。

2、增加运动量

餐后30-60分钟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持续20-30分钟。运动可促进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避免空腹或剧烈运动,运动前后注意监测血糖变化。

3、监测血糖

定期使用血糖仪监测餐前、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记录数据以便医生评估。了解不同食物对个体血糖的影响,识别血糖波动规律。发现异常波动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4、控制体重

通过饮食和运动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减轻体重可改善胰岛素抵抗。计算每日热量需求,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规律作息。腰围男性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5厘米。

5、遵医嘱用药

若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阿卡波糖片、瑞格列奈片、二甲双胍缓释片等药物。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促进胰岛素分泌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餐后血糖偏高者需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注意足部护理,避免外伤,戒烟限酒。出现多饮、多尿、视力模糊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就医。保持乐观心态,与医生密切配合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