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宝宝一直挠耳朵可能由外耳道湿疹、中耳炎、耳道异物、耳垢堆积、皮肤过敏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异物取出等方式处理。建议家长及时观察宝宝耳部情况,必要时就医检查。
外耳道湿疹可能与过敏体质、局部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廓或耳道皮肤发红、脱屑伴瘙痒。家长需保持宝宝耳部干燥,避免抓挠,可遵医嘱使用氧化锌软膏、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外用药物。若伴随渗液,需配合硼酸溶液湿敷。
急性中耳炎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宝宝可能出现耳痛、发热、烦躁哭闹等症状。家长需注意观察是否伴随耳道流脓,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抗生素,配合布洛芬混悬滴剂缓解疼痛。
幼儿可能将玩具零件、食物碎屑等塞入耳道,导致异物感或刺痛。家长切勿自行掏挖,应使用额镜观察异物位置,表浅异物可用生理盐水冲洗,较深异物需由耳鼻喉科医生用耵聍钩取出。
耵聍腺分泌旺盛或清理不当可能导致耳垢阻塞,引发闷胀感。家长可用温水浸湿棉球擦拭外耳道口,禁止使用挖耳勺深入耳道。顽固性耵聍栓塞需由医生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后冲洗。
接触洗发水、尘螨等过敏原可能引发耳周皮肤瘙痒。家长应更换低敏洗护用品,勤换寝具,必要时口服氯雷他定糖浆。哺乳期母亲需排查饮食中的牛奶、鸡蛋等易致敏食物。
日常需避免宝宝频繁抓挠耳朵导致皮肤破损,洗澡时用棉球堵住外耳道防止进水。选择纯棉材质寝具减少摩擦刺激,定期修剪宝宝指甲。若挠耳行为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耳道流液、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儿科或耳鼻喉科就诊,通过耳镜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