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主任医师 抚顺市中医院 中风科
三个月宝宝消化不良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腹部按摩、补充益生菌、热敷腹部、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改善。消化不良通常由喂养不当、肠道菌群失衡、胃肠功能未完善、食物过敏、感染等因素引起。
少量多次喂养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每次喂奶量减少10-20毫升,间隔时间缩短至2-3小时。母乳喂养时母亲需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配方奶喂养需按标准比例冲泡,避免过浓或过稀。喂奶后竖抱拍嗝15-20分钟,帮助排出吞咽的空气。
顺时针按摩脐周可促进肠蠕动,家长需洗净双手并搓热,用指腹以脐部为中心画圈按摩,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按摩力度需轻柔,避开刚进食后的时段。可配合婴儿润肤油减少摩擦,若宝宝哭闹抗拒需立即停止。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可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需选用婴幼儿专用剂型,避免含乳糖或添加剂的产品。服用时用温水或温奶冲调,温度不超过40℃,不与抗生素同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0℃左右温水袋裹干毛巾敷于腹部,每次10-15分钟,每日1-2次。注意防止烫伤,需先用手腕测试温度,热敷时观察宝宝皮肤反应。热敷可缓解肠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合并发热或腹泻时禁用。
胰酶肠溶胶囊、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需严格按医嘱使用。胰酶制剂帮助分解乳糖和蛋白质,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消旋卡多曲能减少肠道分泌。禁止自行调整剂量,用药期间需监测排便情况和过敏反应。
家长需每日记录宝宝排便次数、性状及喂养量,避免过度包裹导致腹部受压。母乳喂养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暂停摄入牛奶、豆类等易致敏食物。若出现血便、持续呕吐、精神萎靡或体重不增,需立即就医。平时可做被动操促进胃肠蠕动,注意奶瓶奶嘴消毒,喂养时保持45度倾斜姿势减少吞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