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胸外科
成人鸡胸可通过非手术矫正和手术矫正两种方式改善,具体方法主要有支具矫正、呼吸训练、胸肌锻炼、维生素D补充、微创手术等。鸡胸多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或维生素D缺乏导致,表现为胸骨前凸、胸廓变形等症状。
适用于轻中度鸡胸患者,通过定制矫形支具对胸骨持续加压,需每天佩戴12-20小时。支具需根据胸廓变形程度个性化调整压力,矫正周期通常需要6-24个月。矫正期间需定期复查胸片评估效果,可能出现皮肤压迫性损伤等不良反应。
腹式呼吸训练可增强膈肌力量,改善胸廓活动度。具体方法为仰卧位屈膝,双手置于腹部,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收缩腹部肌肉,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结合扩胸运动效果更佳,但需避免过度拉伸造成肋骨疼痛。
针对性的胸大肌、胸小肌强化训练可改善胸廓外观。推荐跪姿俯卧撑、哑铃飞鸟等动作,每组8-12次,每周训练3-4次。训练需循序渐进,避免使用过大重量导致肌肉代偿。严重胸骨畸形者锻炼前应咨询康复医师。
确诊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鸡胸需补充维生素D3制剂,如维生素D3软胶囊,配合钙剂使用。同时增加日光照射时间,每日10-15点间暴露四肢皮肤15-30分钟。补充期间需定期监测血钙和25羟维生素D水平,防止过量补充。
重度鸡胸或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Nuss手术,在胸腔镜引导下植入矫形钢板。手术创伤小,术后2-3天可下床活动,钢板需留置2-3年。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随访观察矫形效果,可能出现钢板移位、气胸等并发症。
成人鸡胸矫正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促进肌肉修复。避免负重劳动和剧烈碰撞运动,睡眠时建议仰卧位。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评估胸廓对呼吸功能的影响。矫正过程中出现胸痛加重或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进行阶段性康复训练,逐步恢复胸廓活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