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假性肠梗阻可通过调整饮食、胃肠减压、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假性肠梗阻通常由肠道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代谢紊乱、药物副作用、术后粘连、系统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假性肠梗阻患者需采用低渣、低纤维饮食,减少胃肠负担。急性期可短期禁食,通过静脉营养支持维持能量。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至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等,避免豆类、粗粮等产气食物。长期管理需少量多餐,每日进食5-6次,控制单次摄入量。合并营养不良者可补充肠内营养粉剂,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通过鼻胃管或肛管引流减轻肠腔压力,缓解腹胀呕吐症状。持续负压吸引可排出积气积液,改善肠壁血液循环。减压期间需监测引流量及性质,记录24小时出入量。同时配合腹部按摩或体位改变促进肠内容物移动。该方法对术后麻痹性肠梗阻效果显著,但需注意电解质平衡及管道护理。
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可增强胃肠蠕动,红霉素注射液通过胃动素受体发挥作用。疼痛剧烈时可用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解痉,但青光眼患者禁用。顽固性便秘者可短期使用聚乙二醇4000散剂软化粪便。合并感染需用头孢呋辛酯片抗炎,电解质紊乱需静脉补充氯化钾注射液。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针灸取足三里、上巨虚等穴位调节胃肠功能,配合艾灸神阙穴温阳行气。中药可用大承气汤加减通腑泄热,或黄芪建中汤补益气温运脾胃。推拿采用摩腹法顺时针按摩腹部,配合捏脊疗法调节植物神经。治疗期间需忌食生冷油腻,保持情绪舒畅。此法适合慢性假性肠梗阻的长期调理。
对于肠管扩张严重或疑有血运障碍者,需行肠造瘘术减轻肠腔压力。广泛粘连可实施肠粘连松解术,合并肠坏死需切除病变肠段。术后早期需禁食并给予全胃肠外营养,逐步过渡至肠内营养。手术干预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肠穿孔等并发症时,需严格评估手术指征及风险。
假性肠梗阻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暴饮暴食及过度劳累。每日进行适度腹部按摩,以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柔按压。记录排便及腹胀情况,发现腹痛加剧或停止排气需及时就医。长期患病者建议每3个月复查腹部平片,监测肠管扩张程度。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避免使用加重肠麻痹的药物如阿片类止痛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