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日常需注意避免久坐久站、穿戴弹力袜、适度活动、调整饮食结构及监测症状变化。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减缓下肢血液回流,增加血栓脱落风险。建议每1-2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卧床时抬高患肢20-30厘米。乘坐长途交通工具时需穿戴医用弹力袜,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预防。
二级压力医用弹力袜能提供梯度压力,促进静脉血液回流。晨起前穿戴,睡前脱下,每日清洗保持清洁。选择膝长或大腿长款式,注意松紧度适宜,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皮肤破损或严重动脉硬化患者慎用。
规律进行踝泵运动、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每次15-30分钟。避免剧烈跑跳、负重训练等可能造成血栓脱落的高冲击运动。游泳和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更为安全,运动时保持水分充足,出现下肢胀痛需立即停止。
增加饮水每日2000毫升以上,多摄入西蓝花、深海鱼等富含维生素K和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限制高盐高脂饮食,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服用华法林期间需保持维生素K摄入稳定,避免大量进食绿叶蔬菜影响药效。
每日观察下肢周径、皮肤温度及颜色变化,记录疼痛程度。突发呼吸困难、胸痛需警惕肺栓塞,立即就医。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及血管超声,勿自行调整抗凝药物剂量。戒烟限酒,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
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睡眠时垫高下肢15度。选择宽松衣物避免局部压迫,冬季注意肢体保暖。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增加腹压。严格遵医嘱用药,禁止按摩患肢。出现皮肤溃疡、持续肿胀等异常时及时至血管外科就诊,必要时考虑介入取栓或滤器植入手术。日常可配合中医活血化瘀疗法,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