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小儿发烧可通过推拿天河水、推坎宫、清肺经、退六腑、揉大椎等手法辅助退热。小儿发烧可能与感染、积食、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推拿需配合体温监测与医疗干预。
天河水位于前臂内侧正中线,从腕横纹至肘横纹。操作时用食指中指并拢,蘸取少量温水后直线快速推300-500次。该手法通过刺激心包经穴位帮助发汗解表,适用于38.5℃以下低热,若出现高热惊厥需立即停止。推拿时可配合温水擦拭物理降温。
坎宫位于眉弓至发际线区域,用拇指指腹从眉心向两侧太阳穴分推50-100次。该手法可疏风解表缓解头痛,对风寒型发热伴鼻塞流涕效果明显。操作时注意避开囟门未闭合的婴幼儿,力度以皮肤微红为度。可同步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变化。
肺经在无名指末节罗纹面,向指尖方向直推200-300次。该手法针对风热型发热伴咳嗽咽痛,通过清泻肺热促进体温调节。操作前后需对比患儿手掌温度变化,若推拿后出现腹泻应减量。建议配合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
六腑位于前臂尺侧缘,从肘横纹至腕横纹直线推200次。该手法通过清热凉血处理积食发热,适用于舌苔厚腻伴腹胀的患儿。操作时需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推拿后受凉。若持续发热超过24小时需就医排查感染因素。
大椎穴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揉按3-5分钟。该手法通过振奋阳气驱散表邪,对反复低热效果较好。操作时需固定患儿头部防止扭伤,配合观察有无皮疹等过敏反应。推拿后建议穿着透气棉质服装。
推拿治疗小儿发烧需在38.5℃以下进行,操作前清洁双手并修剪指甲,使用婴儿按摩油减少摩擦。每次推拿总时长控制在15分钟内,每日不超过3次。若体温超过38.5℃或伴随嗜睡、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推拿并就医。发热期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给予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包裹过厚衣物影响散热。家长需每2小时监测体温并记录变化趋势,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退热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