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主任医师 抚顺市中医院 中风科
痛经可通过热敷、服用止痛药、调整饮食、适度运动、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痛经通常由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子宫收缩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精神紧张等原因引起。
下腹部热敷能放松子宫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痉挛性疼痛。可使用热水袋或暖宝宝,温度控制在40-50摄氏度,避免烫伤。热敷时间建议持续20-30分钟,可与腹部按摩结合。此法适用于原发性痛经,对继发性痛经效果有限。若合并发热或皮肤破损需禁用。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萘普生钠片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建议在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规律用药,持续2-3天。胃肠道不适者可选塞来昔布胶囊。药物需间隔4-6小时重复使用,每日不超过最大剂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月经期应避免生冷、辛辣及高盐食物,适量补充温热的红糖姜茶、桂圆红枣汤等饮品。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亚麻籽,以及镁含量高的香蕉、深绿色蔬菜。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长期贫血者可适当增加动物肝脏、红肉摄入。
经期第2-3天起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走、瑜伽猫式、骨盆操等,每次15-20分钟。运动促进内啡肽分泌,减轻疼痛敏感度。避免剧烈运动及水下活动。子宫腺肌症患者运动时出现剧烈腹痛应立即停止。建议选择宽松衣物,运动后及时保暖。
气滞血瘀型可用益母草颗粒配合艾灸关元穴,寒凝血瘀型适合少腹逐瘀丸联合粗盐热熨。周期性地服用乌鸡白凤丸、定坤丹等中成药需辨证施治。耳穴压豆选取子宫、内分泌等穴位,需由专业医师操作。中药调理通常需要3个月经周期以上见效。
痛经期间建议穿着宽松棉质内衣,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每日记录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若出现非经期出血、疼痛进行性加重或伴随发热呕吐,需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长期痛经者可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妇科超声检查。建立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经前一周开始练习腹式呼吸放松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