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慢性脑血栓症状主要有头痛、眩晕、肢体无力、言语障碍、认知功能下降等。慢性脑血栓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引起,可能导致脑组织长期缺血缺氧。
慢性脑血栓患者常出现持续性或阵发性头痛,多位于额部或枕部,可能与脑血管狭窄导致脑组织供血不足有关。头痛程度从轻微胀痛到剧烈钝痛不等,部分患者在晨起或劳累后加重。伴随症状可能包括恶心、畏光等。治疗需控制血压、血脂,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尼莫地平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药物改善脑循环。
眩晕表现为自身或周围环境旋转感,常因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引发。患者可能出现站立不稳、恶心呕吐等症状,持续时间从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发作时可伴有耳鸣、听力下降等前庭症状。建议避免突然转头,可进行前庭康复训练,必要时使用倍他司汀片、银杏叶提取物片、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单侧肢体轻度乏力是常见表现,多因大脑中动脉分支慢性缺血导致运动皮层功能受损。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持物不稳、走路拖步,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明显肌力下降。部分患者伴随肢体麻木或感觉异常。康复训练结合抗血小板治疗是关键,常用药物包括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西洛他唑片、胞磷胆碱钠胶囊等。
主要表现为找词困难、表达不流畅等轻度构音障碍,与额叶或颞叶语言中枢缺血有关。部分患者出现理解能力下降、阅读书写困难等皮质下失语症状。早期可通过语言康复训练改善,严重者需配合丁苯酞软胶囊、尼麦角林片、长春西汀片等改善脑代谢药物。
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是典型表现,与多发腔隙性梗死或白质病变相关。患者可能出现执行功能下降、计算能力减退等血管性认知障碍症状。需控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可联合使用奥拉西坦胶囊、茴拉西坦分散片、盐酸多奈哌齐片等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
慢性脑血栓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量食用深海鱼、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次30-40分钟。严格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戒烟限酒,保证7-8小时睡眠。定期复查头颅CT或MRI评估病情变化,出现症状加重时及时神经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