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甲型流感甲流引起的咽部异物感和疼痛可通过多饮水、含服润喉片、使用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物及局部喷雾剂缓解。甲流多由甲型流感病毒引发,常伴随发热、咳嗽、全身酸痛等症状,咽喉刺痛可能与病毒直接侵袭上呼吸道黏膜或继发细菌感染有关。
保持充足水分有助于稀释咽喉部分泌物,缓解黏膜干燥和刺激感。温水或淡盐水可舒缓咽喉不适,每日建议少量多次饮用,避免过热或过冷液体加重刺激。若伴有发热,补液还能预防脱水。
西地碘含片、银黄含化片等可暂时麻痹局部神经末梢,减轻刺痛感。部分含片含薄荷脑或冰片成分,能通过清凉感缓解不适。使用时应避免咀嚼,含服后30分钟内避免进食饮水以延长药效。
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可降低咽喉部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发热。需注意此类药物可能引起胃肠不适,避免空腹服用。儿童或孕妇用药前应咨询医生。
奥司他韦胶囊、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能抑制甲流病毒复制,缩短病程。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需严格遵医嘱按疗程服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利巴韦林气雾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可直接作用于咽喉黏膜,减轻充血和水肿。使用前需清洁口腔,喷雾后避免立即进食。部分喷雾剂含抗生素成分,不推荐长期使用。
甲流期间需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若咽喉疼痛持续3天未缓解,或出现呼吸急促、脓性分泌物等表现,可能提示合并细菌感染,须及时就医评估。恢复期应保证睡眠,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促进黏膜修复。儿童患者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避免因咽喉疼痛导致脱水或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