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大排畸和小排畸是孕期不同阶段进行的超声检查,主要区别在于检查时间和筛查目标。大排畸通常在孕20-24周进行,重点筛查胎儿结构畸形;小排畸多在孕28-32周开展,侧重监测胎儿生长发育及补充筛查遗漏问题。
大排畸选择孕中期20-24周实施,此时胎儿器官发育基本完成且羊水量充足,便于观察解剖结构。小排畸安排在孕晚期28-32周,胎儿体积增大但仍有足够活动空间,可评估中孕期后新出现的异常。
大排畸主要排查无脑儿、脊柱裂、严重内脏畸形等重大结构异常,涵盖头颅、脊柱、心脏等系统全面扫描。小排畸着重检查胎儿生长参数、胎盘位置及羊水变化,同时复核大排畸可疑问题。
大排畸采用三维/四维超声多切面系统扫描,耗时较长。小排畸以二维超声基础测量为主,重点部位针对性复查。两者均可能根据指征增加多普勒血流检测。
大排畸发现严重畸形可能需终止妊娠或宫内干预。小排畸检出生长受限等异常时,多采取加强监护、促胎肺成熟等处理。两者异常结果均需结合遗传学检查综合评估。
大排畸是胎儿畸形核心筛查手段,检出率较高。小排畸作为补充价值,对迟发性畸形和并发症有预警作用。两者形成孕期畸形防控的完整链条。
孕妇应按规范完成两次排畸检查,检查前避免空腹或憋尿,穿着宽松衣物。发现异常时配合医生进行羊水穿刺或MRI等进一步诊断,避免焦虑情绪影响胎儿发育。日常注意营养均衡和适度活动,定期监测胎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