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华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老年人头昏可能由体位性低血压、脑动脉硬化、贫血、耳石症、颈椎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法复位等方式改善。
体位性低血压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退化、脱水或长时间卧床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突然站立时眼前发黑、头晕目眩。建议老年人改变体位时动作缓慢,避免快速起立。若症状频繁发作,可遵医嘱使用屈昔多巴胶囊、盐酸米多君片等药物调节血压。
脑动脉硬化可能与长期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性头昏伴记忆力减退。可通过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确诊,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尼莫地平片等药物改善脑供血,同时需控制血压血脂水平。
贫血可能与营养不良、慢性消化道出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昏伴面色苍白、乏力。建议检查血常规明确贫血类型,缺铁性贫血可遵医嘱使用琥珀酸亚铁片、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补铁剂,同时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摄入。
耳石症可能与头部外伤、年龄相关退行性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与头位变化相关的短暂眩晕。可通过Dix-Hallpike试验确诊,由专业医生进行手法复位治疗,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缓解症状。
颈椎病可能与长期低头、椎间盘退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昏伴颈部酸痛、手臂麻木。可通过颈椎MRI检查确诊,建议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甲钴胺片等药物缓解症状,配合颈椎牵引治疗。
老年人出现头昏症状时需监测血压、血糖变化,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饮食注意低盐低脂并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避免突然转头或快速起立,晨起时可先在床边坐立片刻再站立。若头昏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呕吐、肢体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脑血管意外等严重疾病。日常可进行太极拳、散步等温和运动改善血液循环,但需有家属陪同以防跌倒。